百度 寒地重大心血管疾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寒地心血管领域的国家级研究平台。

央广网上海8月1日消息(记者沈梅)8月1日,“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泰晤士小镇店)内人头攒动,“蜕——钢铁印记的新生陶滔摄影展”在此间的风·艺术空间拉开帷幕。

“蜕——钢铁印记的新生陶滔摄影展”现场 (展方供图)

踏入书店的瞬间,视线会被一张张风格独特的照片猛然拽住。陶滔镜头下的钢铁厂管道与架构,如一道时光刻痕,在满墙书脊的包围中肆意蔓延。这里没有传统展馆的肃穆与距离感。书架间的缝隙、建筑结构的“死角”,甚至读者挑书时的转身半径,都成了艺术扎根的土壤。当阳光透过拱形窗,照亮书架间的黑白影像,“艺术生活化”不再是标语,而是切切实实的感官浸润。

摄影作品与钟书阁空间交融,带来视觉震撼(展方供图)

不少市民在挑选书籍的间隙驻足观赏、赞叹不已。这场摄影展不仅是一场视觉对话,更揭开了主办方风·艺术空间的底层逻辑:让艺术挣脱“美术馆围墙”,在城市日常空间里自然生长。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特色鲜明的书店化身艺术展厅,摄影作品与空间风格相得益彰(展方供图)

风·艺术空间倡导的不是传统的画廊、美术馆式的展览,而是一种新范式——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展。在书店、酒店、商场、高铁站、机场等处,艺术展融入这些日常生活公共空间,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对艺术家而言,这种新范式提供了低门槛的展示平台,让青年新锐艺术家得以“办得起展、被看见、能生长”。

对大众而言,艺术不再是需要专程奔赴的“远方”,而是在日常空间闲逛中就能“偶遇”的惊喜。这种便捷的接触方式,突破了传统画廊美术馆人流稀少、“开幕即闭幕”的窘境,让零散人流在不经意间被艺术吸引、聚焦。同时,它也让原本可能闲置的空间因艺术而焕发新生,成为充满温度的场所。

摄影展与书店展开“空间对话”(展方供图)

风·艺术空间不仅撮合了艺术家与城市空间,串起了文化市场与产业生态,更形成了线上平台连接全球,线下空间遍布国内外核心城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

其商业模式遵循“搭便车”逻辑,整合闲置空间与公益作品,借助“偶遇”引发大众共鸣与消费,将“无用”变为“有用”;通过市场化运作,让艺术价值得以变现,空间实现活化增值,让“流量”转化为“增量”,兼顾公益与活力。它不断为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助力,将一时的热度转化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与深厚的文化厚度,努力构建“有温度、有价值、有互动、有回响”的生态,让艺术真正成为连接人与生活、点亮时代的纽带。

据介绍,在“蜕——钢铁印记的新生陶滔摄影展”之后,风·艺术空间还将打造上百场展览,把城市公共空间塑造成一个个让人念念不忘的艺术新地标、展陈新范式、魅力新空间。

编辑:何智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